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盗窃行为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范,若盗窃行为所涉及的金额达到了1000元人民币的水平,便可能被视为构成了刑事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司法制裁,通常会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盗窃罪的定义是以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为主观意图,通过秘密手段窃取公共或私人财物,且累积数额相对较大甚至数次作案者。
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量位于1000元至3000元之间属于“数额较大”范畴;
而其价值量介于3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则为“数额巨大”;
最后,当该数值达到或超过300,000元时,则被划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不难理解盗窃罪的构成要素包括:
(1)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民及单位对财产享有的所有权,且犯罪的主要对象通常为动产。
然而,对于不动产的某些部位,房屋的门窗以及在土地上生长的树木等,同样可以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2)客观方面,其行为方式往往表现为利用秘密窃取之手法,将公私财物转化为自身控驭范围之内,进而进行非法占有;
(3)从主体选择上看,这是一个一般的责任主体,通常仅能由自然人担任;
(4)主观层面来看,其动机始终是出于直接故意观念,即预见到该财产归他人或单位所有,或者虽自身持有但仍认为属于非法获得,从而为之实行窃取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