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裁判标准方面,若行为人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程度,则会被判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乃至管制、拘役。
若被告人侵犯的个人信息量大,且违法所得超过五万元,甚至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损失的,也可视为情节严重,并可对其判处最高七年有期徒刑。 此外,对于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公务或者提供服务时所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如果被擅自出售或者转移给他人的情况,则应该按照上述准则中的严重程度进行加重处理。 而针对非法获取、出售以及传播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以下几种情况应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中所述的“情节严重”: (1)当他人用自己出售或公开的人行踪轨迹信息进行犯罪活动时; (2)在明知或者应当知晓他人存在利用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前提下,仍愿意出售或提供这些信息; (3)非法获取、销售或者提供的行踪轨迹信息、通讯内容、信用信息、财务信息等多于五十条者; (4)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的住宿信息、联络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多种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影响的公民个人信息总计超过五百条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