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谎报瞒报事故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有所隐瞒、故意予以虚报或延迟上报的行为,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将被施以降级、撤职之惩罚,同时由应急管理部门对其在上年全年所得进行60%至100%的经济处罚。
同时,地方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果也是同样的做法,那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也会依法施行相应处罚。
若情节相当严重者,还可能触犯我国《刑法》,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亦明确规定,若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有责任报告的人员未尽报告义务,甚至选择不报告或虚假报告事故实情,导致耽误事故救援工作,且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的处罚;
而若情节特别恶劣的话,则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