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报套取资金违反什么纪律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非法套现行为,这牵涉到诸多可能存在的违纪行为乃至严重的刑事罪行。
这些行为可以被细分为机构行为违规(或者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以及个人行为违规(或者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 同样,按照违法程度的不同,也会进一步分开大类,包括直接责任人的违法行为(或者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和董事会指挥不当导致的违法行为(或者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等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以便得出更准确的判断与评价。 关于此类违法行为,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该法案在第六条中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旦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都应该予以催促其加以修改,调整相关的会计账目,退回所有涉及的财政资金,并要求其在限定日期内退回违法所得。 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机构,将给予严厉的警告或公开通报批评。 而对于直接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将分别给予记大过处分;如果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将给予其降级乃至撤销职务的处罚;然而如果情节极其恶劣,将会给予开除职务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