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产品质量 |
解答 |
![]() 一、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什么是假冒伪劣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 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 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 失效、变质的; 7、 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 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 1、 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2、 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3、 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 4、 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5、 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6、 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7、 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8、 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