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恶意拖欠工资会判刑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恶意拖欠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有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当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明明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并且拖欠数额较大,即便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依然拒不支付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倘若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处罚将会更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所说的“数额较大”,通常是指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数额在五千元到二万元以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旦劳动者遭遇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行动。 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让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 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让恶意拖欠工资的行为得到应有的制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在小李的工厂打工,辛苦工作数月后,小李以各种理由拖欠小朱工资,累计达15000元。小朱多次讨要,小李明明有支付能力却拒不支付,后经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支付,小李依旧拖欠,小朱决定维权。 案情分析: 1、小李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小朱工资,且拖欠数额达15000元,超过“数额较大”标准,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2、小朱采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及后续可能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权是正确的,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使小李受到应有的制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