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16岁故意损坏他人财产一般会被怎么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未成年人蓄意损害他人财产之举,可予以警方处置。
若该未成年在行为实施时并无独立经济能力,则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代替履行经济赔偿责任。 另需注意,若该未成年人为已满16岁之人,同时由于其故意毁损的财物价值相较于社会一般认知存在较大差距,那么他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下了故意毁损财物罪,按照刑法规定,这将导致他最多获得刑期三年以下之惩罚,另外也可以被判决拘役或并处罚金。 同样地,若该未成年人无法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那么其法定监护人仍需负责进行赔偿。 然而,若该未成年人在主观意识上存在故意损害公共和私人财产的意图,并且所造成的财务损失额超出常规标准,不但可能会受到罚款等税务处罚,甚至还可能面临刑事判决,刑法对这种行为设定了三年及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惩罚方式,严重者也可以被判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