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妨碍公务一般怎么处理?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针对妨碍公务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由于其情节各异,因此可能被划分为妨碍公务行政违法及妨碍公务犯罪两个类别。
对于妨碍公务行政违法行为,国家已经制定出明确的惩罚措施。 此类行为一旦得到确证,将由相关的公安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启动处罚程序。 具体的处罚方式如下: 1.首先可能会给予警告或罚款额度在200元以内的处罚; 2.若情节较重,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 自5天至10天的拘留,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追加罚款金额在500元以内。 至于妨碍公务构成犯罪的行为,则需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此类罪行的详细描述。 具体来说,这类行为是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法律框架内执行职务。 一经认定,这些人员将面临有期徒刑(3年以下)、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四)强行冲闯公安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