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数额问题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合同诈骗罪的涉案金额进行考量的标准,一般依据其具体数量以及案件所涉及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简而言之,若行为人存在着明确的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目的,并且在签署和履行相关合同的过程中利用手段欺骗对方获取财物,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就构成了我们俗称的合同诈骗罪。 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务当中,这类犯罪活动中所使用到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会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 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个人为为了利用诈骗手段谋取私人利益而骗取公私财务,当金额超过2万元人民币时,就已经达到了通常意义上的“数额较大”这一级别;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那些通过欺诈行为获取的财物被赋予公司或者组织份额的情形,即便是该组织中的直接负责人或者其他相关责任人采取所谓的单位名义实施骗局,骗取的财物最终都归属集体所有,只要以上述诈骗金额达到5万元至20万元在内的范围内,仍然视为构成了“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