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杀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首先,关于未成龄人实施故意杀人的刑法规裁,现行法律规定如下:
第一,对于未满十二周岁者故意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并导致其死亡的,无论情节严重与否,皆无需承受刑事责任; 其次,针对那些已经年满十二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四周岁且涉嫌故意杀害他人的少年,倘若情节过于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最终核准有权对其实施追诉。 此类情况下他们将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若情节略微轻微,则应给予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再次,对于已然年满十四周岁尚处青春期的儿童犯下故意杀人之罪,也应当被认定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面临的刑罚将是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如果情节较为轻微,同样可以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判决; 最后,对依照上述规定被认定拥有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应该适当予以宽大处理,例如从轻量刑或者减轻处罚等。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故意杀人罪这一严重违反人命保护法的犯罪行为所必需具备的构成要素。 首先,该犯罪属于法定犯罪中的侵犯人命权益之害,也就是说,它直接涉及到对他人生命权利的侵犯。 其次,从实际层面来看,此种犯罪必须存在对他人生命的残暴剥夺行径,无论是通过主动实施还是被动接受都可以构成犯罪。 另外,这种剥夺他人生命的非法行为不仅违背了国家的法律,更是对人道价值观的彻底背叛。 而当故意杀害犯罪发展至既遂状态,即被害人已经死亡时,亦成为间接故意杀人罪形成的必要条件。 再者,从犯罪构成这一本质方面来讲,故意杀人罪的责任主体必须是普通公民,即任何芸芸众生都可能成为触碰这一高压线的潜在犯罪分子。 最后,从主观层面考察,这类犯罪行为必须包含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强烈意识,无论是直接的恶意还是间接的忽视,都无法逃脱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