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杀人未遂怎么定性
分类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解答
律师解析:
故意杀害人类,乃是蓄意地、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
而此类行为在牺牲者的意志外因素干扰之下未能成功实施,则被定义为未遂犯罪。
根据不同情形,未遂犯罪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对象不能犯;例如,A原本计划杀害B,但当深更半夜看到B躺在床上时,误以为是B并果断出击,然而此时才发现是枕头。
这种情况在法律上被称为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尽管其对定罪结果可能产生微小影响,却无法改变案件性质和刑罚等级。
(2)手段不能犯;包括用于杀害目标的工具或方法无法产生致命效果。
例如,A用木棒连续殴打B的重要部位,试图使B死亡,然而无论如何尝试却不足以致命,该情况同样被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对于定罪结果无实质性影响,仅会影响到判处的刑期。
此外,使用的方法不能犯的例子包括:
A迷信地认为通过扎小人可以伤害B,于是每天听着针扎小人的诅咒声并以此给B施加压力。
这种情况并不构成犯罪,因为其缺乏实际的物理侵害行为。
(3)客观不能犯;即指客观条件使得实施者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或伤害。
例如,A意图杀害B,但遗憾的是B穿着防护装备,A使劲浑身解数都无法导致B的死亡。
这种情况在法律上被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尽管对于定罪结果同样没有实质性影响,但可能会影响到判决的监禁时间。
(4)主观认知错误;例如,A驾驶车辆撞击B,碾过B的身体后确认已当场死亡,因此逃离现场。
然而,C恰巧经过此地发现B尚存气息,将其送往医院得到救治,使得B得以幸存。
此种情况同样定义为故意杀人未遂,尽管对于定罪没有大的影响,但可能延长其生存机会及减少相应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