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律师解析: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达到犯罪条件才能构成本罪。
主观方面,犯罪人应当是故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一般情况下,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人经常会企图通过扰乱秩序的活动,故意给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施加巨大压力,目的在于实现自己的一些无理要求或者只是为了单纯的发泄情绪。 客观方面,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首先应达到聚众的标准,聚众,说明犯罪人聚集了多人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法律上聚众需要达到3人以上,如果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人扰乱秩序,不构成聚众。 被聚集的群众很可能并不是故意参与扰乱社会秩序,而只是路过围观,这些围观群众并不构成犯罪,但围观群众众多,就使犯罪人达到了聚众的标准。 其次,客观上应当实施了扰乱行为,例如围堵单位大门,围攻相关工作人员等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