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又归还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挪用资金后已经及时偿还回原单位时,我们应该综合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损失的金额数目、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段长短、资金最终去向及其产生的影响和结果等等,以此来评估相关法律责任。
通常来讲,只要所涉金额未能达到刑事追诉规格,或者即便已经触及警戒线,但仍能在被正式发现前迅速归还,那么可能会得到相应程度的减轻或豁免处罚。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本单位资金供个人使用或借予他人,且数额较大、逾期超过三个月未予归还,或者虽然未满三个月,但涉及金额较大并用于盈利性活动,甚至是从事非法活动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惩罚; 而对于那些挪用本单位巨额资金的人,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罚; 至于那些情节特别严重者,更是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然而,如果这些违法行为人能够在提起公诉之前主动将挪用的资金全数归还给原单位,那么他们将有机会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宽大处理。 在此过程中,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轻微,那么他们甚至有可能获得减轻或豁免处罚的优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