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险受理了不理赔怎么处理 |
分类 | 金融保险-保险理赔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协商和解事宜在争议发生后,双方应当基于客观事实、抱持真诚意愿展开详尽且深入的磋商讨论,以实现相互让步,并最终达成既符合各自利益又能为双方共同认可与接纳的和解协议。协商和解大致分为无第三方介入的自行和解以及经由第三方协助协调进而达到和解目的的和解途径两种方式。自行和解便是双方当事人无需借助第三方力量即可直接对话与洽谈;而由第三者主持的和解则意味着双方当事人需依赖于一个独立于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进行调停,以期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2.仲裁制度仲裁乃是由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自愿达成书面协议,将其争议交由双方均认同的第三方进行裁决的一种机制。仲裁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裁判者的角色,而非调解员,其职责在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事实情况对双方争议做出公正裁决。当前,我国针对经济合同争议实施二级仲裁制度,若当事人对此结果持有异议,可自收到二级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由法院依据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仲裁组织作为民间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以中立的第三方或中间人的身份,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进行公正评判,因此并不具备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 至于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权,则归属于人民法院。若仲裁裁决生效后,保险人仍拒绝履行裁决义务,则可向保险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诉讼途径诉讼解决保险纠纷,系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诉讼程序,对保险纠纷进行全面审查,在查清事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作出判决或裁定。诉讼解决保险纠纷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的重要体现,其所作出的法律裁判具有国家强制力,当事人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法律依据:
《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