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证书执行后可以撤销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公证书通常不能随意撤销,这是基于法律规定,因其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特定法定情形下才可撤销。
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1.撤销情形:当发现公证书内容存在违法情况,或者与实际事实不相符时,公证机构会进行审查核实。 若情况属实,便应当撤销该公证书。 例如,公证书中涉及的财产信息与实际财产状况严重不符,经核实后就需撤销。 2.执行后的情况:若公证书已经执行,且执行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不能仅因公证书本身的问题而撤销执行行为。 比如相关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流程操作。 不同类型的公证书,其撤销程序和条件或许会有所不同。 例如涉及房产的公证书和涉及遗嘱的公证书,撤销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若对公证书的撤销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的公证机构或律师咨询,从而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指导。 案情回顾: 小许申请了一份房产公证书,后小李发现公证书中房产面积信息与实际严重不符,向公证机构提出异议。公证机构审查核实后,认定情况属实,决定撤销该公证书。但此时,基于该公证书的部分执行行为已完成,小许认为不应撤销执行行为,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公证书内容与实际事实不相符,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公证机构依法撤销公证书的行为是正确的。因为公证书需保证内容真实合法,出现不符情况理应纠正。 2、对于已执行的部分,由于执行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一般不能仅因公证书本身问题而撤销执行行为,这是为了维护法律程序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