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起诉走到执行要多久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民事起诉走到执行阶段的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1.申请执行条件与期限 生效判决作出后,若对方未自动履行,原告可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两年内申请执行。 比如,判决要求对方在10日内支付欠款,10日届满对方未支付,原告此后两年内均可申请执行。 2.法院审查与立案 法院收到执行申请后,会在七日内审查。 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这一过程确保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执行通知与履行要求 立案后,法院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义务。 如要求被执行人在15日内偿还欠款。 4.执行措施与时间 执行中,法院可能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存款等措施,具体操作时间因案而异。 从申请执行到实际执行到位,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更久。 若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殊情况,执行程序会延长。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李要求偿还欠款,判决生效后,判决要求小李10日内支付欠款,但10日届满小李未支付。小朱在1年后申请执行,法院7日内立案后通知小李15日内偿还。但小李称自己无财产可供执行,小朱质疑小李故意拖延。 案情分析: 1、小朱在判决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两年内申请执行,符合申请执行的期限规定,其申请行为合法有效。 2、法院按照规定在收到申请后7日内审查并立案,立案后向小李发出执行通知,程序合法。 3、小李称无财产可供执行,若属实,根据相关规定,执行程序可能会延长;若小朱有证据证明小李故意隐瞒财产,则小李行为不当。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