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应如何赔偿
分类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解答
律师解析: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详尽而准确的阐述,明确提出,倘若劳动者自身行为不当导致用人单位遭受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有权依据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条款向该劳动者索要相应的经济赔偿;
同时,折损的经济赔偿款项可以从劳动者当前的月度工资之中扣除。
然而需注意的是,每月的扣除金额不得超出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此外,若是扣除之后剩下的工资数额低于所在地区的月度最低工资标淮,那么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将这部分工资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
因此,员工是否应就工作失误引发的经济损失负责,是需要参照与其执业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确定的。
劳动合同呈现出准身份合同的特点,因而由依法设立的单位规章制度在法律层面可被看作是劳动合同的补充说明。
据此,即便劳动法律法规并未详细规定员工因为工作失误对单位产生经济损失应该负有的赔偿责任,单位亦可经过民主程序,依照法定程序构建和完善相关具体规章制度,以此明确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单位经济损失时应承担的赔偿义务。
为了维护稳定有序的生产运营以及和睦融洽的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可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奖励和惩罚措施。
针对员工因违反纪律或规定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情况,用人单位可视情节的严重程度,考虑扣发一定时间段内的绩效工资,暂停职务晋升,延迟工资上涨进度,甚至考虑终止劳动合同或者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可能性。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