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赔偿费用和工资如何计算的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律师解析:
工伤赔偿费用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及伤残津贴等。
具体如下: 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来计算。 在就医过程中,一定要妥善保留好所有相关的医疗票据,比如挂号单、病历、检查报告、药品清单以及缴费凭证等,这些票据是后续申请赔偿的重要依据。 2.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进行支付。 一般来说,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 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3.伤残津贴:依据伤残等级来确定支付标准。 例如,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等,按月支付。 工资计算通常以劳动者本人月工资为基数。 案情回顾: 小朱在工作中受伤,产生了医疗费,就医时部分票据不慎丢失。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单位认为不应再支付工资。小朱经鉴定为二级伤残,其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在伤残津贴计算上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医疗费,因小朱未妥善保留全部医疗票据,对于丢失票据对应的费用,可能无法获得赔偿,赔偿应以实际留存票据对应的费用为准。 2、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若未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延长,单位可停止支付超出12个月部分的工资。 3、伤残津贴方面,因小朱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应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基数计算伤残津贴。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