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民法典社团法人能否从事营利性行为
分类 公司经营-公司经营纠纷
解答

一、民法典社团法人能否从事营利性行为

可以,比如社会团体法人可以经商,但是不得将利润分配给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十七条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第九十条具备法人条件,基于会员共同意愿,为公益目的或者会员共同利益等非营利目的设立的社会团体,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二、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是什么

1.设立行为的差别。

社团法人的设立行为,限于生前行为,并使二人以上所为的共同行为,表现为以设立法人为目的的订立设立合同并制定章程的行为,简称社团章程行为;

财团法人的设立行为,是行为人所为的捐助行为,简称捐助行为,不限于生前行为,可以使死因行为。

捐助行为,性质上属于无相对人的单方行为,得于生前为之,是为生前捐助行为,应订立捐助章程,订明法人目的及所捐财产,故为要式行为。

捐助行为亦得以遗嘱为之。

此种遗嘱捐助,无另定章程的必要。

2.设立程序的差别。

财团法人一般以追求公益事业为目的,其设立在多数国家较为严格。

社团法人内部形态不一,依法适用不同的设立程序,其中非营利社团法人在许多国家只需登记即可。

3.设立人地位的差别。

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社团法人成立后,取得社团法人的社员资格。

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完成财团法人设立后,未必与财团法人有联系。

4.变更和解散的条件不同。

在社团法人,社员可以依决议自动加以变更,还可以依决议资源解散。

在财团法人,其目的、章程及组织的变更、管理方法的修改,或者解散,须由特定机构(如法院或主管机关)依职权为之,不存在自愿决议的变更或解散。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

社会团体法人的本质还是一个非营利目的设立的机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公益事业。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团体法人有两种成立方式:

一种是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而又具备了法人应具备的条件的,另一种是需要经核准登记后才能取得法人资格的,这种社会团体必须在经过核准登记后,才能取得法人资格。

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各位读者到进行咨询。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