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情形
分类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解答
{ArticleTitle}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除了要看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要件外,还要看具体哪些情形可以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8种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解答,从上文可知,交通肇事逃逸主体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推卸、逃脱责任,他在客观行为上表现为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如果你对认定该行为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你随时咨询我们,我们将尽快为你详细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0: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