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是哪三类? |
分类 | 婚姻家庭-家事纠纷 |
解答 |
一、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是哪三类? 民事行为能力简称“行为能力”。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有民事权利能力而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要想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就只能通过他人代理。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 二、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具体内容是什么?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依据自然人的年龄、心智发展及健康状况,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年龄和认识能力同时具备的人群。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两方面判定: 1、18周岁以上具有辨认能力 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他们的行为法律效果是有效的且不因行为能力瑕疵而无效。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或者认识判断二者具备其一即可)是指8周岁以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判定他们的行为法律效果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判定: 1、纯获利益行为有效 2、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效 3、行为能力范围之外的合同行为效力待定 4、行为能力范围之外范的单方行为无效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和认识判断二者具备其一)是指不满8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判定他们的行为法律效果是否有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定: 1、纯获利益行为有效 2、不能独立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无效 3、与其行为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是什么? 1、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它以自然人的意思能力为前提,有判断行为后果的能力。 3、二者的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在民事行为能力强调是以自己的行为来取得权利,承担义务;而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本身赋予的。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人群,按照行为人的行为能力来区分。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这两类人群需要由其监护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受理后将委托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对行为人的能力进行鉴定,根据结果最终确定属于哪一类别的行为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