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法中适用中止审理的情形有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刑事诉讼
解答

一、刑事诉讼法中适用中止审理的情形有什么?

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中止审理:

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4、在审理期间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情形的。

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公诉案件或自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1)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2)公诉案件被告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诉案件被告人当庭翻供,对于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4)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应当或者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

二、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种法律制度。

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两者十分相似,都是因法定情形而在诉讼中停止继续进行诉讼活动,但是两者也存在者重要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诉讼中止可以发生于诉讼程序开始以后一直到判决作出以前的任何诉讼阶段,而延期审理则只能适用于开庭审理阶段。

2、适用效果。

诉讼中止将造成本案诉讼程序的中途搁置,受诉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就本案的一切诉讼活动都应当停止进行;

延期审理只是将本案开庭审理的日期拖延,有关诉讼活动并不因此停止,比如通知证人到庭。

3、恢复审理上。

诉讼中止的法定情形来自于诉讼外,何时恢复诉讼,通常受诉法院是很难左右的;

但是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来自于诉讼之中,恢复审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确定。

自诉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去法院起诉之后被告人逃脱,需要中止审理,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范围,适用效果,恢复审理上以及法定情形都有所不同。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9: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