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开庭申请旁听的时间是多久? |
分类 | 诉讼仲裁-办案流程 |
解答 |
一、法院开庭申请旁听的时间是多久? 没有限制,一般来说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携带身份证就可以参加法庭旁听。注意不得做笔记、不得摄像、录音以及影响庭审的一些行为。注意留意法院周边的公告栏。 只要是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允许旁听,一般情况下,只要凭身份证就可以进入法庭了。有些案件需要时,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不一定满足所有人的旁听愿望,所以必须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注意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二、民事法庭开庭流程是怎样的? 民事法庭开庭流程具体如下: (一)开庭 1、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 2、审判长宣布开庭。 3、核对双方当事人(含第三人)以及委托代理人(律师)身份。 4、审判长询问当事人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名单。 5、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合议庭组成成员以及书记员等回避。 (二)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由原告向法庭陈述诉讼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然后由被告进行答辩。 2、举证。先由原告对自己的主张向法庭提交证据,由被告进行质证。被告质证完毕后,再由被告提交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原告进行质证。 3、合议庭成员向当事人发问。 4、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结束。 5、审判长归纳争议焦点。 (三)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的目的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当事人发表辩论意见,提出法律依据,分清是非责任。双方当事人应当围绕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及法庭确认的事实和证据,提出维护自己诉讼请求和反对对方主张的辩驳意见。 1、法庭辩论按下列顺序进行: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2、互相辩论。 3、法庭辩论时,当事人又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可视情况宣布中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4、审判长根据辩论情况征询各方当事人,如无补充意见,宣布辩论结束。 5、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要求各方陈述最后意见。 (四)当庭调解 1、审判长分别征询当事人是否愿意在合议庭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当事人均同意调解时,应分别由各方当事人提出调解方案。 2、双方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合议庭应当宣布调解结果,告知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3、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宣布调解无效。宣布休庭,由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后宣告判决。 4、当事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字。书记员记录有错误的地方可以进行修改。 (五)宣判 1、一般案件都不会当庭宣判,只有那些比较简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能够当庭宣判的案件,法官才会当庭宣判。对不能当庭宣判的案件,审判长宣布休庭后合议,择期宣判。 2、审判长宣读判决。 3、审判长宣布闭庭。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程序性规定中,一般情况下,民事案件都是需要开庭公开审理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到我国的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法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的,此时是不公开审理的,那么也就是不存在我国的公民可以旁听这一说法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