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披露、擅自使用等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商业秘密权,即他人对商业秘密的专用权。 商业秘密权属于财产权的范畴。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其中,技术信息,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技术诀窍或秘密技术、非专利技术成果、专有技术; 经营信息,是指与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保密资料、情报、计划、方案、方法、程序、经营决策等。 2、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四类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 第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这是指合法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公司、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曾在公司、企业内工作的调离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与权利人订有保守商业秘密协议的有关人员。 第四,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 以上行为客观上还必须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的。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方面是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能够成为本罪的主体。 主要包括: 本单位内部的职工或雇员,主要通过研制、管理、使用等机会知悉商业秘密的人; 合同或合作的另一方,主要是负有共同保护义务的商业秘密的转让人或受让人、商业秘密的共同研制人或共同使用人; 因管理职能或服务关系知悉商业秘密的其他人; 实施侵权行为的其他人。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商业秘密,会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应知”不是指应当知道,而是推定行为人已经知道。 过失致使商业秘密泄露的,不构成本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