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人身伤害司法鉴定时间是这样规定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司法鉴定 |
解答 |
一、我国人身伤害司法鉴定时间是这样规定的 1、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 但是,在实际的鉴定实践中,往往比这个规定的时间要长,有的到四十五天,或者两个月。 因此,以鉴定会完成后,实际通知的时间为准。 2、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也就是说两个月应当是延长过的鉴定期限了。 如果鉴定机构还要把时间后拖的,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当属于超时鉴定的违规行为。 患者及其家属应当积极督促鉴定机构出具鉴定结论。 3、如果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的时间,出具鉴定报告。 4、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是不计入到鉴定时限的。 如果是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没有按时、充分的提供鉴定材料的,造成鉴定时间的延误的,应当由延误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5、鉴定专家的抽取和确定。 二、关于鉴定专家的注意事项: 1、鉴定专家的确定,司法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委托后,应当指定本机构中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委托人有特殊要求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从本机构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与医疗事故鉴定不同的是,司法鉴定的机构本身就是有专家库的,鉴定的专家就是从本身的专家库中根据专业的要求抽取的。 不同于医疗事故鉴定一个非常大的专家库,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专家的名单。 司法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当指定或者选择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 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的鉴定事项,可以指定或者选择多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与医疗事故鉴定的单数表决制不同,每一位鉴定专家的鉴定意见都应当在鉴定意见书中体现出来。 并且在鉴定结论中有每一个专家的签名或者盖章。 医疗事故的集体负责制,司法鉴定的个人负责制。 2、鉴定专家的回避,司法鉴定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委托人、委托的鉴定事项或者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其独立、客观、公正进行鉴定的,应当回避。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当公民遭受到人身损害后,一定要及时在人身伤害司法鉴定时间内去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确定受伤情况,再根据鉴定结果对侵权人进行相关的索赔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鉴定的事项不同鉴定机构适用的法律也不同,建议每位受害人在诉讼前,请教专业律师的指导,再确定具体的鉴定项目,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