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规定帮信罪是公安起诉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根据规定帮信罪是公安起诉吗? 1、帮信案件不是由公安机关起诉,而是由检察院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2、在刑事案件侦查期间,帮信行为人的犯罪所得由公安机关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处理。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及其孳息、文件,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调换、损毁或者自行处理。对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财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委托有关部门变卖、拍卖,变卖、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诉讼终结后一并处理。对违禁品,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对于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应当在诉讼终结后处理。 二、涉嫌犯帮信罪什么情况轻判? 涉嫌犯帮信罪可能会被轻判的情形包括帮信行为人是被胁迫才提供帮助等。此外,存在情形的,也有可能会被轻判: 1、犯罪客体方面 (1)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2)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轻的; (3)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结果的; (4)积极退赃的; (5)主动赔偿经济损失的; (6)犯罪人与被害人有特殊关系需要从轻处罚的; (7)防卫中侵害第三人的; (8)所谓“大义灭亲”行为造成的犯罪; (9)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有一定责任的。 2、犯罪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4)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违反非《刑法》法规、规章制度情节较轻的; (6)特定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7)防卫不适时的; (8)避险不适时的; (9)避险中的自救行为; (10)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3、犯罪主体方面 (1)偶犯、初犯; (2)年逾古稀的老年人犯罪; (3)一般残疾人犯罪; (4)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疾病影响而智力低下控制力弱的; (5)犯罪前表现一贯良好的。 4、犯罪主观方面 (1)间接故意较直接故意为轻; (2)疏忽大意过失较过于自信过失为轻; (3)激于义愤的犯罪; (4)犯罪目的、动机特殊,反映主观恶性程度较轻的; (5)对犯罪无违法性认识的; (6)假想防卫; (7)假想避险; (8)坦白交待罪行的; (9)认罪态度较好的。 三、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是什么? 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区别包括行为对象不同、行为时间不同等。 1、行为对象不同。 帮信罪提供帮助的对象是概括的网络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针对的是上游犯罪所获得的赃款赃物。 2、行为时间不同。 帮信罪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着手之后到行为实施完毕之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例,帮信行为发生于上游犯罪分子尚未获取赃款赃物之前。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发生于上游犯罪既遂之后,即相应犯罪所得已经被上游犯罪分子控制。 3、行为性质不同。 帮信罪属于上游犯罪的必要帮助犯,没有帮信罪行为人的帮助,上游犯罪无法既遂。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非上游犯罪所必须,即脱离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人不影响上游犯罪的既遂。 4、对上游犯罪具体内容的明知程度不同。 帮信罪对上游犯罪限定于概括的明知,即对上游犯罪具体实施什么网络犯罪在所不问,如果明知实施何种犯罪,当以共犯论。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为人对涉案财物属何种犯罪所得,既可以是概括明知,也可以是明确知晓。只要不存在与上游犯罪通谋就不构成共犯。 5、侵害的法益不同。 帮信罪规定在《刑法》第六章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目的是维护网络秩序,保障信息网络健康发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规定在《刑法》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目的是维护司法秩序,打击妨害刑事侦查、起诉、审判违法行为,保障国家司法权的正常行使。 6、入罪条件及刑罚不同。 帮信罪的成立条件须“情节严重”,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无情节严重的限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3000元即可定罪处罚,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帮信案件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情形,侦查结束后,需要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审查,审查后则需要作出起诉、或者是不起诉的决定。如果对帮信罪是公安起诉吗存在其他相关的疑问,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