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一、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就达到了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第二十三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一百五十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集资参与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给集资参与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同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因非法集资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因非法集资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2、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刑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 (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为构成犯罪。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客观方面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任何财物。 2、客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包括用欺骗方法吸收公众存款,还包括利用强迫、利诱等其他方法吸收公众存款;后者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获得财物。 3、主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无非法占有目的;后者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主体要件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可以由自然人,也可以由单位构成;后者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三、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刑吗? 1、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一定会被判刑。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犯罪既遂的话,这个时候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是会进行判刑的,但是通常犯罪既遂,可能会有一些悔罪的表现,这个时候也可以减轻处罚,但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 2、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管公民、还是单位,都不得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否则是有可能涉嫌犯非法融资罪的。公安机关确定满足了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之后,会立案处理此类案件。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