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侵占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1、根据判刑标准,职务侵占的财产数额若是较大,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不会被判刑。 在刑事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对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如果调查后,证明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证明犯罪的证据不足的、或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则犯罪嫌疑人就不会被法院判刑。 二、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后一定会被认定为犯罪吗? 1、实施了职务侵占行为后不一定会被认定为犯罪。 职务侵占罪在下列情况下无罪: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改制后的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该职工不属于企业人员,不符合主体要件,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2)个体工商户股东、收银人员等工作人员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3)合作关系、承包关系、挂靠关系人员不是被害单位人员,主体不适格,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4)行为人讨薪未果,与被害单位存在债务纠纷,行为人占有本单位财物以此寻求解决纠纷,不能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5)行为人获取的资金和领取的费用、借款主要用于公司正常业务,并没有非法占为已有,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6)行为人在任职期间,未入账的支出大于收入,无法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7)现有证据尚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所证内容缺乏其他证据印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8)指控侵占的数额不清,审计讲采用的证据不全等。 2、商业贿赂罪和职务侵占罪区别包括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等。 (1)犯罪主体不同 这是职务侵占罪和商业贿赂罪最主要、最本质的区别,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犯罪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其犯罪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非公共财物。而商业贿赂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双重客体,它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法性,其犯罪对象仅限于公共财产。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罪名成立的情形,法院在作出是否判刑的决定时、具体判处什么刑事处罚时,都需要遵守现行刑事法律的规定。法院判决后需要将判决书下发给犯罪分子,犯罪分子若是对判决不服,当然可以根据判决书的提示向法院上诉。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