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不可以判缓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什么情况不可以判缓刑 不适用缓刑的情况有: 1、不具有悔罪表现; 2、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犯罪情节严重、被判处三年以上尤其徒刑的,不适用缓刑。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主要原因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缓刑是有条件的对原判刑期不执行,因此,缓刑应符合下列条件: 1、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 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除刑法自身的威慑教育作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取决于犯罪分子自身对所犯罪行的认罪、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而定,如果犯罪分子对自身的犯罪没有认识、没有悔罪表现,肯定会再次危害社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手段恶劣,即使被判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也不能实用缓刑,因为他们有可能再次危害社会。 缓刑实用的上述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缓刑,正确适用缓刑的条件,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和对正在准备犯罪的人具有教育和威慑力,充分发挥刑法的打击犯罪、惩罚犯罪的作用。 3、不能是累犯。 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而其他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则是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个人的人身危险性也不大,实行缓刑对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判缓刑一般是针对于犯罪情节较轻,而且确保放出去之后不会再对社会造成任何的危害才可以实施的行为,缓刑就是暂缓执行,只要在缓刑期间不再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并且也遵守法律的条款,那么之前所判的刑期将不再执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