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罪分子被判缓刑可以在居住地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犯罪分子被判缓刑可以在居住地么? 可以,缓刑由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二、缓刑期间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三、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四、缓刑期间再犯罪需要开庭审理吗? 需要开庭审理,审理的流程如下: (一)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 (三)法庭调查。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四)法庭辩论。 (五)被告人最后陈述。 (六)法院公开宣判。 五、缓刑期间再犯罪法院的量刑原则有哪些? 1、量刑应根据事实、法律、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来决定。 2、量刑不仅要考虑被告犯罪的严重程度,还要考虑被告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规模,以适应犯罪和刑罚,以达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宽严相济、宽严相济、宽严相济、宽严相济、宽严相济、宽严相济。 4、量刑应客观、全面地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形势的变化,确保刑罚任务的实现;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类似案件的刑罚基本平衡。 虽然刑事案件的管辖地不一定是犯罪分子的居住地,但是被判处缓刑后犯罪分子不需要到监狱中服刑,缓刑判决书生效后,为便于缓刑的执行缓刑可以在居住地。被判处无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这样缓刑期届满后人身自由便不再受到限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