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纠纷民事诉讼费怎么收? |
分类 | 征地拆迁-房屋拆迁 |
解答 |
一、拆迁纠纷民事诉讼费怎么收 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每件交纳50元。超过了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缴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被强制拆迁的诉讼流程是怎样的 (一)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行政裁决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都应当经当事人申请,先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方可提起行政诉讼。 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2、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与行政裁决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有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的,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依法成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符合约定的,按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拆迁纠纷发生之后如果双方协商不好是可以利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但这会涉及到一笔诉讼费,这笔费用会结合案件的争议财产额来进行确定,争议的金额越大所存在的诉讼费就会越多,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可以多咨询一下,只有给予了诉讼费法院才会受理自己的案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