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包括犯罪主体不停、犯罪行为不同、犯罪对象不同等。 1、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而贪污罪则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但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5、法定刑上有所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二、合同诈骗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1、合同诈骗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包括、客观方面不同等。 (1)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2)客观方面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 首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主管、管理、经营、经手本单位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其中,主管是指负责调拨、处置及其他支配本单位财物的职务活动;经手是指领取、支出等经办本单位财物的职务活动。 2、职务侵占与合同诈骗基本上没有共同点,两者没有可比之处,其区别很多,比如: (1)前者要以签订合同在形式,任何人都可以采用。而后者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也就是说必须是受害单位内部的人才可以成为合同主体。 (2)前者在目的是要进行诈骗。而后者中,只要行为人以职务之便将单位财产据为己有,就可以构成,不一定要采取诈骗形式。 (3)两者没有可比性,因为合同诈骗是“对外”行为,职务侵占是“对内”行为。 三、职务侵占和公司达成谅解会怎样? 1、职务侵占和公司达成谅解,侵占行为人可能会被从宽处罚。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2、得到谅解的,需要制作和解协议书。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在国家机关就职的职员,不得实施受贿行为,否则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受贿罪。在非国家单位就职的职员,也不得利用职务侵占单位的财产,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职务侵占罪。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