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履行双方有制约的怎么办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合同履行双方有制约的怎么办 1、合同履行双方有制约的,可以协商变更合同,如果变更合同还是无法履行的,可以选择解除合同。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履行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履行合同的原则如下: 1、适当原则。适当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经济合理原则。经济合理原则要求当事人履行合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 4、情势变更原则。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事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护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 三、满足什么条件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1、存在违约行为 如果没有违约行为发生,那么此时仅为债务履行问题,债权人有履行请求权,债务人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尚属第一次义务阶段,谈不上作为第二次义务的强制履行问题。就违约形态而言,通常是延迟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拒绝履行,如果将债权人迟延作为一种债务不履行看待,尚包括债权人迟延,而履行不能场合,则不会发生强制履行责任。 2、须有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行为 如果守约方不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而是将合同解除,便不可能成立强制履行责任。另外,强制履行责任要求须守约方选择,取决于其意思,而法院不能以职权代当事人作出此种选择。 3、须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 如果合同已经不能履行,则无论是事实上的不能,还是法律上的不能,都不应再有强制履行责任的发生。否则,无异于强债务人所难,于理于法,均有不合。 履行合同时存在制约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变更合同内容。向法院申请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存在违约行为;其次违约方要有继续履行合同的能力;最后守约方要有继续履行合同义务的诉讼请求。以上就是关于合同履行双方有制约的怎么办的相关介绍。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为您匹配专业律师在线为您提供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