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雇 |
分类 | |
解答 |
![]() 解雇是指雇主以自己的权利,对劳动者提前终止劳动合同,不再聘用劳动者的行为。依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劳动者未能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标准,或经过培训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2.劳动者患有某种疾病,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又无法调整到其他岗位。 3.劳动者认为能力和条件不符合其招聘岗位的要求,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损害企业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 5.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雇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不足十年的,经济补偿金为一个月工资;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的,经济补偿金为一个月工资乘以连续工作年数的二分之一。但是,如果劳动者存在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雇主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雇主在解雇劳动者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不得擅自行使权力。若雇主违反法律规定和程序解聘劳动者,则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争议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