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宣判期限
分类
解答 宣判期限是指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在收到案件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作出裁决或判决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宣判期限。
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对上诉案件,法院应当在案件受理后三个月内宣判。但对于特殊情况,法院可以经过批准延长宣判期限。
在刑事诉讼中,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对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宣判;对上诉案件,法院应当在案件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但对于特殊情况,法院可以经过批准延长宣判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延长宣判期限需要经过法院的批准,并且需要对外公告延长的具体期限。如果法院违反宣判期限规定而未能及时宣判,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投诉,并要求给予处理。
总之,宣判期限是法院在收到案件后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作出裁决或判决的期限,它有利于确保诉讼的及时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宣判期限相关词条

  • 申诉期限

    申诉期限,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期限。

  • 期限届满

    期限届满,又称“期满”,是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已满。

  • 二审期间

    二审期间,是指二审案件从立案到判决的期间,民事二审期间为3个月。

  • 一审期间

    一审期间,是指法院对一审案件从立案到下达判决期限,民事案件为3-6个月,刑事案件为20天-9个月。

  • 二审期限

    二审期限,是指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后至二审判决书下达的期间,民事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 期限送达

    期限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在法定期限内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

  • 延长期限

    延长期限,是指针对专有事项法律规定了一定的期限,根据法律规定符合法定事由的可以延长一定的期限。

  • 刑事罪名

    刑事罪名,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何种刑事犯罪的名称,具体内容在刑法分则有详细描述。

  • 侦查期限

    侦查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被捕后接受公安机关或其他侦察机关的侦查到侦查终结的期限。

  • 鉴定期限

    鉴定期限,是指法院同意鉴定开始,但是案件一旦委托鉴定机构,鉴定期限就开始起算,通常不超过30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7: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