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分类
解答 根据中国法律,未成年人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法律有以下几点解释:
1.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根据我国刑法,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周岁。即未满14周岁的人不论犯下何种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2.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对于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对未成年人的刑罚应当较轻,同时应当采取教育、矫治等措施。
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应当依法采取特殊程序进行审理,包括召开法庭审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密案件信息等。
4. 未成年人刑罚的种类和限制:对于未成年人的刑罚应当以教育为主,主要采取拘役、劳动教养、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轻刑或者少年管教场所收容教养等措施。同时,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的刑罚数量和程度有一定限制。
总的来说,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法律要求对其进行特殊保护和教育矫治,刑罚应当较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关词条

  •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鉴定,如果鉴定结果确认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人,且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撤销刑事案件,不负刑事责任。

  • 强制医疗程序

    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 封存犯罪记录

    封存犯罪记录,是指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但是允许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

  •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是指对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 期限送达

    期限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在法定期限内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

  • 当事人自行和解

    当事人自行和解,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中,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终结仲裁程序的活动。

  • 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是指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将违法运用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强制措施,对其违法所得财物的所有权予以强制性剥夺的程序。

  • 法庭教育

    法庭教育,是指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刑事罪名

    刑事罪名,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何种刑事犯罪的名称,具体内容在刑法分则有详细描述。

  • 公诉案件和解条件

    公诉案件和解条件,是指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其条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7: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