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诉讼证据
分类
解答

 

一、概念

诉讼证据,是指在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是人民法院在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判的根据。

二、意义

在诉讼中,法官要对当事人有争议事的诉讼法律关系作出正确的裁判,必须对当事人之间已经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基础有充分的认识,而要认识并查明这些待证的案件事实基础,就必须借助于各种证据。证据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必备条件,也是民事诉讼活动继续进行的推进器,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证据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前提条件。

原告起诉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同样,被告进行反驳或者反诉也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

2.证据是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

证据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也是诉讼代理人进行法庭辩论的主要依据。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尤其是原告,只有在法庭上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材料,才能有助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代理人在进行法庭辩论时,只有依靠确实充分,合法有力的证据来发表代理意见,才能被法官采信,从而打赢官司。当事人如果没有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就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证据是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法院裁判案件要“以事实为根据”,而诉讼中的“以事实为根据”,实质上是以证据为根据。有争议的案件事实发生在过去,不可能在法庭上重演,除有极少数案件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有现场录像可以事后观看外,对于绝大多数已经发生的案件到底属于什么情况,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后果、当时的环境、案件涉及到的人物等情况,仍需要审判人员通过案件发生后双方当事人提交的各种证据材料来认识、进行推理和判断,最终靠运用认定的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更是侦查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破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事诉讼证据是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是民事诉讼制度的灵魂,是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的重要依据,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对其高度重视!

三、特征

民事诉讼证据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特征。三个特征紧密相联,缺一不可。

(一)证据的客观性

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观性是民事诉讼证据的本质特征。证据是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根据或方法,它必须是可靠、可信的。否则,就无法得出符合案件真相的认识。尽管提出证据,调查证据可能会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证据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任何人的猜测或主观臆造的产物。人们不能把主观想象、猜想作为证据,更不能无中生有,捏造证据、伪造、篡改证据材料。否则,将自食其果。

(二)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本身所证明的事实必须与案件中的待证事实有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中的有关待证事实。待证事实是指在民事诉讼中需要等待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及相关的事实。证据的关联性是某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能否成为诉讼证据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与案件事实无关,即便是客观事实,也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证据本身所证明的事实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是由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属性决定的。二者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证据的证明力就不同。关联性越密切,其证明力就越大;关联性越弱,其证明力则越小。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虽然需要诉讼主体去认识,需要法官进行主观判断,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应当是客观的。比如:根据DNA技术进行亲子关系鉴定,就是根据人身基因的联系,来确定是否存在亲子关系。

(三)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的某些诉讼材料或载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存在形式,并且证据的内容和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手段及举证、质证、认证的过程等方面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笔者认为,证据的合法性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证据的表现形式要合法;证据的内容要合法;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和取得证据的手段与过程要合法;人民法院对证据材料的审查、认定、适用要符合法律规定。

1.证据的表现形式要合法。

证据的表现形式要合法,是指证据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载体。

2.证据的内容要合法。

证据的内容要合法,是指证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违背社会公德和有伤风化及社会公序良俗等。

3.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和取得证据的手段与过程要合法。

采取非法的手段和方法,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调查收集的证据材料,都不具有证据的合法性特征。

4.人民法院对证据材料的审查、认定、适用要符合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在对当事人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认定时,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判断,不能任意自由裁量,枉法裁判。

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2款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的、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68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有当事人互相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70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等。

诉讼证据相关词条

  •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证据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