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案件要如何认定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案件要如何认定 交通肇事案件认定的标准: 1、行为人在逃逸时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 2、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要如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对交通肇事逃逸作出了规定。出现以下行为,并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8、严重超载驾驶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交通肇事案件要如何认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阅读完上文内容如果还没有解答您的问题,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