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怎么判?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怎么判? 1、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2、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掠夺无辜居民财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条 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或者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立案标准是: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抢劫无辜居民财物的;战时抢夺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法律依据 《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战时残害居民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行为。 无辜居民,是指对我军无敌对行动的平民。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故意造成无辜居民死亡、重伤或者轻伤三人以上的; (二)强奸无辜居民的; (三)故意损毁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五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是指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抢劫、抢夺无辜居民财物的行为。 战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抢劫无辜居民财物的; (二)抢夺无辜居民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者不满规定数额,但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的。 三、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可以判处缓刑吗? 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所谓可以宣告缓刑,是指法院对犯罪人既可以适用缓刑,也可以不适用缓刑,但“可以”一词是有倾向性的,即,一般情况下要适用缓刑,特殊情况下才不适用。犯罪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才“可以”适用缓刑: 1、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里的“被判处”,是指宣告刑,不是指法定刑。即使法定刑远远大于三年,如果因为减轻处罚等原因,实际上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可能适用缓刑。这里只有宣告刑的限制,没有犯罪性质或罪过种类等限制,不管犯什么罪,不管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可能被宣告缓刑。 2、犯罪情节较轻。 这是对第1个条件的重申,即,只有犯罪情节较轻者,才可以适用缓刑。所谓犯罪情节较轻,是指犯罪事实本身不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大,比如主观恶性不大、客观危害较小等。与犯罪事实无关的情节,如犯罪以后自首、坦白、立功等表现,是累犯、惯犯还是初犯、偶犯,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等,均属于犯罪后的表现或者犯罪人个人情况,可能影响其他几个条件的认定,但本身不属于犯罪情节。 3、有悔罪表现。 指犯罪人对于自己的犯罪感到后悔,并真诚地表示出来。如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表示对不起被害人,并通过家属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等。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或者有立功表现等均不一定属于有悔罪表现。是否具有悔罪表现,对于预测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间是否会再次犯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怎么判要看具体的犯罪情节来判刑的,情节特别严重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是战时掠夺居民的财物达到2000元以上就可立案侦查。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符合缓刑的条件就可以申请缓刑。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