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诈骗37万该如何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诈骗37万该如何判刑? 诈骗37万属于数额巨大,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庭在审理诈骗案件的时候同时要考虑到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比如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诈骗的行为是以赈灾募捐名义号召大家捐款的,或者诈骗残疾人老年人的财物的,都要从重处。 二、诈骗犯罪立案的数额如何认定? 诈骗犯罪的认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罪是如何构成的? 一般欺诈行为符合下列构成要件的,主要构成诈骗罪。 1、诈骗罪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一些犯罪活动使用一些欺诈手段,甚至谋取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 3、诈骗罪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 4、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直接故意表现,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诈骗采取的是一种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方法,从而骗取他人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行为。满足了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后,就要依法追究诈骗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的数额达到3000元的,就可以认定构成诈骗罪。 四、诈骗罪哪些是非法所得? 诈骗罪中非法所得的依照法律规定。 诈骗罪中可以认定为非法占有的情形如下: 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 2、非法获得资金后逃跑; 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 4、利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 6、隐匿、销毁账目、搞假破产、假破产,以逃避返还资金; 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五、认定诈骗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l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2、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3、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本文解答了诈骗37万该如何判刑的问题,诈骗37万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按照法律的规定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最高判处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资产。阅读了本篇文章,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您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