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监护人1和2有什么区别?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很多人面对监护人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发现有人将监护人分为了1和2的区分,那么,法定监护人1和2有什么区别?其实法律上没有直接对监护人进行了等次数字的划分而只存在资格顺位的问题,只要是处于第一资格的监护人就会在法律上称之为法定的监护人。下面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法定监护人1和2有什么区别 法律上监护人并没有区分为第一监护人、第二监护人,作为父母均是监护人,没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 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三、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四、没有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以上就是关于法定监护人1和2有什么区别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法定的监护人是在法律认可的基础上已经将其定性为特定主体的行为负责人而完全没有等次上的区分,就比如说孩子虽然有父母两个监护人却没有任何的1或者2的区分。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