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合同诈骗罪审查标准是怎样的
分类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解答

一、合同诈骗罪审查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审查判定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要点:

第一,被认定为罪犯的门槛较低,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或其他合法团体。

接着,从主观层面来看,犯罪嫌疑人必须抱着故意侵犯他人财产利益的想法。

然后,从客观层面来说,被指控犯有此罪的人必定在签署或履行合同的具体过程中,利用虚构事实或是藏匿真实情况的手段,从与其签署合同的另一方手中夺取金额较大的金钱或贵重物品。

例如来说,他们可能会伪装成某个指定的单位去与他人签署合同,或者是假冒其他人的身份签订协议;

他们还可能操纵伪造、篡改或失效的资产凭证来作为担保物,或者是谎称自己拥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但实际上根本无法执行,以此来诱惑受骗者继续与之合作,并接受他们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最后却选择消失不见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判定要点:主体广泛,含个人及组织;主观上须故意侵害他人财产;客观上,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较大财物。 如假冒身份签约、伪造凭证担保、虚夸履约能力诱骗财物后逃逸等。

二、合同诈骗罪从犯怎么罚

关于合同诈骗罪,加害方需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且还要罚款,如果是从犯的话,将会在上述刑罚基础上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

而合同诈骗罪则是指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时,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另一方当事人信以为真,从而骗取其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三、合同诈骗数额如何认定标准

关于合同诈骗金额的判定依据,其基本原则大致如下:首先,主要的评判标准在于行为人实际骗取的财务数量。这个数值囊括了犯罪分子实施诈骗过程中直接获取的现金数额以及各类实物财产的市场价值等。若犯罪分子存在多次实施合同诈骗的行为,那么其犯罪金额将按照累加方式计算。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开始实施诈骗行为,却因为自身意志之外的因素未能成功完成的部分,则会按照犯罪未遂的标准进行处理,并且未遂部分的金额亦需纳入犯罪总额之中。此外,在计算犯罪金额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受害者因受骗所承受的直接经济损失。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倘若诈骗行为同时触犯了其他相关罪名,例如涉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活动,那么就应当根据处罚力度更为严重的规定来确定最终的刑事责任。总而言之,合同诈骗金额的判定必须全面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合同诈骗罪判定要点:主体广泛,含个人及组织;主观上须故意侵害他人财产;客观上,在合同签订或履行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较大财物。 如假冒身份签约、伪造凭证担保、虚夸履约能力诱骗财物后逃逸等。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