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给赡养费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
分类 | 婚姻家庭-收养赡养 |
解答 |
一、不给赡养费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对于那些未能负起应有的家庭责任,拒绝孝敬或爱护父母或子女,乃至采取残忍手段虐待老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新型违法犯罪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进行批评和指责,而应该通过严谨的法条来保障其所应承受的法律责任。 关于没有依照法律规定尽到赡养义务的事情,老人有权针对儿女提出诉讼请求。 并且在分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遗产时,涉及到的子女有可能无法得到全部遗产份额或是只能获得较少部分。 若是在此类情况下情节严重,极有可能构成本法规定的遗弃罪名,此种行为人将面临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处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不给赡养费最严重后果有哪些 对于那些拒绝承担对老年人赡养责任的人来说,其面临的潜在后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他们可能会遭到法律诉讼,并被迫支付相应的赡养费用; 其次,这些人还可能因为行为不当而失去继承财产的资格。依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已满法定成年年龄的子女若未能尽到赡养义务,而其父母又因年老体衰或经济困窘无法自立时,有权向其成年子女索取赡养费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第四款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在面对新型违法犯罪案件中的虐待父母或子女事件时,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道德层面的谴责,而应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赋予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那些未能履行抚养和照顾义务的老年人,他们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进行起诉;同时,犯罪行为可能会影响到遗产的分配。如果情节特别恶劣,例如构成了遗弃罪行,那么当事人将会面临最高为五年有期徒刑的刑事制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