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能免于诉讼吗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能免于诉讼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交通肇事罪可采用不予起诉的方法处理。 例如,当犯罪行为程度较轻、犯罪嫌疑人表现出自首,或积极进行赔偿并获得被害者及其家属的诚挚谅解等情况出现时,此类事件或许会被判定为并不具备判处刑罚的必要性或者会免予刑事处罚。 然而,这其中的判断仍需要基于对具体案件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条例的充分理解与灵活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后的逃离,通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了规避、逃脱相关法律责任而选择离开现场的行为方式。 在接近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这种不负责任的逃逸行为往往会成为加重其惩罚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案件来讲,蓄意逃离事故现场并且给他人带来严重损失或伤害的被告方,他们将接受至少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遇待。 然而,如果犯罪嫌疑人的逃逸行为导致了受害者丧失宝贵生命的话,那么惩罚的尺度将会升级至最高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三、交通肇事罪被警察抓了会有怎样的法律程序 当交通肇事者遭受警方逮捕之后,他将会不可避免地体验到如下的法律流程:首先,警方会启动立案调查的环节,以收集有关案件的各种信息和证据,这些信息和证据主要包括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对相关证人的询问以及其它必要的调查手段。 如果警方认为所收集的证据已经足以支持指控犯罪者的罪名,那么他们会将案件移交给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和诉讼。 检察机关将依据法律法规对案件资料进行全面审查,然后决定是否正式向法院提出起诉。 一旦检察机关决定提起诉讼,那么接下来,法院将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该案进行公开审判。 在此过程当中,法庭将会倾听原告方(即受害人或其代理)和被告方(即交通肇事者或其代理)各自发表的观点和评论,并且仔细审查已提交的所有证据,最终根据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裁决。 在这期间,无论是否承认有罪,交通肇事者都有权委托专业律师作为自己的辩护人。 若是证明犯罪事实成立,那么犯罪者将要面对法律对于其行为应受惩罚的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甚至可能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的法律程序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每一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特殊情况下,交通肇事可视情节轻、自首、积极赔偿并获谅解等,采取不予起诉。此举基于案件具体情况与法条灵活适用,判断其无刑罚必要或可免刑责,但需严谨考量法律与事实。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