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驾逃逸判多久刑 |
分类 | 交通事故-醉驾 |
解答 |
一、酒驾逃逸判多久刑 酒驾逃逸的法律责任复杂,涉及酒精水平、损失后果等。一般逃逸者面临暂扣驾照6个月及1000-2000元罚款。有酒驾史者,再犯将至少拘留10天,罚款并吊销驾照。醉酒逃逸构成危险驾驶罪,可判拘役和罚金。若致重大事故,可判3-7年刑期,逃逸致死者,面临7年以上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酒驾逃逸判刑一般需要多久结案 酒后驾车肇事逃逸案的结案周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案件的繁复性、证据资料的搜集状况以及法律程序的执行进展等,故而无法给出明确且统一的结案时限。通常而言,若案件事实明晰、证据确凿,且法律程序得以顺畅推进,那么有望在数个月之内完成结案工作。然而,倘若存在证据缺失、需进一步补充调查或牵涉到复杂的法律争端,则结案周期恐将相应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酒驾造成两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偿吗 酒后驾车酿成两个无辜生命的逝去,在此情况之下,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不会提供任何赔偿援助。原因在于,酒驾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符合保险合同中所明文规定的拒赔条件。 根据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当出现以下几种特定情况时,保险公司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为伤者支付抢救费用,并且有权向肇事方进行追偿: (1)驾驶员尚未获得驾驶资格或处于醉酒状态; (2)被保险车辆在被盗窃、抢劫期间发生交通事故; (3)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 然而,若存在上述任一种情况,且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的财产损失,那么保险公司将无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往往导致人员伤亡,但是保险公司通常只会在交强险的范畴内为伤者支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肇事方进行追偿,至于商业险部分,则通常会予以拒绝赔偿。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争议以及不同的司法判决结果,因此,具体的处理方式还需要依据案件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酒驾逃逸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要综合考虑酒驾的程度、造成的后果等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是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逃逸,未造成重大事故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是醉酒驾驶机动车逃逸,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酒驾逃逸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