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克扣工资标准怎么算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一、克扣工资标准怎么算 所谓的克扣工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合理原因或无充分理由的前提下,擅自减少劳动者应获得的薪资报酬。要判断某项扣款行为是否构成了克扣工资,关键要看其扣减是否具备法律依据。例如,如果是因为劳动者的个人过失而导致单位产生了经济损失,那么单位依照合法的规章制度从劳动者的工资当中扣除相应的赔偿款项,这种情况并不算作克扣工资。然而,倘若单位任意地削减薪酬,如毫无根据地进行工资扣减,则无疑属于非法的克扣行为。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克扣工资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克扣工资通常构成违法。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若有克扣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若因克扣工资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工资,并可按拖欠工资数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赔偿金。 严重的克扣工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劳动者遇到克扣工资情况,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克扣工资的赔偿标准怎么定 克扣工资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具体赔偿数额需根据克扣工资的具体金额、拖欠时间等因素来确定。若克扣工资给劳动者造成其他损失的,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劳动者因工资被克扣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总之,劳动者遇到克扣工资的情况,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克扣工资通常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的工资。判断是否属于克扣工资,要看扣减是否有合法依据。比如,劳动者因自身过错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按照合法的规定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用,这种情况不属于克扣。但如果单位随意扣减工资,比如以莫须有的理由扣钱,就属于克扣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