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注销后的诉讼主体是公司还是个人 |
分类 | 公司经营-破产清算 |
解答 |
一、公司注销后的诉讼主体是公司还是个人 公司注销后,其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公司还是个人? 当公司因种种原因而被依法注销之后,诉讼主体的认定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若该公司并未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资产清理及债务偿还等工作,便被予以注销的话,那么诉讼主体应当由该公司的股权所有者、发起创立之人或出资提供者来担任。 其次,倘若公司在未经合法的清算程序和债务处理过程之下就匆忙地完成了注销登记手续,且在此过程中,公司的股东或者第三方在公司注册机构进行注销登记时,曾做出过书面承诺表示愿意对公司所欠之债承担相应的偿付义务,那么这类案件的诉讼主体则应当是作出上述承诺的股东或者第三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条 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二、公司注销后税务局是否还查 通常来说,如果您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在工商部门以及税务部门等相关机构的税费结算并妥善处理了所有证照等手续的注销作业,那么通常情况下不再需要接受来自这些机构对于帐务的检查,除非贵司涉及的税款问题属于重大案件或其他特殊情况才有可能例外。 然而,即便贵司完成了公司注销程序,对于部分规模较大且资产数量可观的企业而言,我们仍然会将相关数据上交上级领导进行查阅审定。 至于那些无任何交易记录的企业则一般无需此类操作。 因此,在贵司完成公司注销并且领取清税证明以及税务领取通知书之后的二十天之内,将会有幸受到税务部门的账目检查。 在此期限内,请务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贵司的正常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依照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第十六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当其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及时持有相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六条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三、公司注销后能起诉吗法院怎么判 在公司完成注销手续之后,其法定代表人资格随之终止,这时原本的公司身份已不复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是无法再以该公司的名义进行任何诉讼行为的。但是,若是公司在完成注销之前没有经过法律规定的清算过程,甚至以欺骗性的清算报告来误导公司登记机关并获取法人注销登记,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债权人就可以诉诸法律,要求公司的所有股东以及实际掌权者对公司所欠债务担负起偿还责任。在法院审理这类事例的过程中,将会特别关注公司注销的流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会深入调查股东们是否有过失行为等等。如果确实发现存在违法注销的情况,法院一般会做出判决,要求股东及其他相关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还需要根据全案的证据和事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公司注销后,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公司未按规定完成资产清理和债务偿还,诉讼主体为股权所有者、发起人或出资者。若公司未经合法清算和债务处理即注销,且股东或第三方承诺承担债务,则诉讼主体为承诺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