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叫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律师解析:
追究这些问题的根本,即常见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否能被归结为真正的交通肇事罪范畴,准确地说涉及到了法律层面的争议与讨论。
然而在实际处理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可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一种情形,当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对于事故的事实没有任何分歧,并且在结束现场后,双方进行了自由协商,自主达成了协议,而且在彼此之间留下了真实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 当一方向另一方表示后悔并向警方报案时; 第二种状况,肇事者为了尽可能快地抢救事故中的伤者,在明确标注了车辆及伤者所在的确切位置后,自行驾车离开了现场,且及时向警方报告事件经过; 第三种情景,如有人因为筹措伤者的医疗费用,需要暂时离开医院照顾伤者或者伤者的亲属,在征得伤者或伤者家属的同意后,他可以留下自己的真实信息,并在双方约定的时间之内返回; 第四种情境,当因为被害人受伤需要送到医院治疗等诸多原因导致离开现场,无法实时向警方上报的情况; 第五种境况,如果有证据证明事故当事人在驾驶车辆驶离现场之时并不知晓亦或是无法察觉到事故已经发生; 最后一种情况,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肇事者因自身可能会遭受意外人身伤害而不得已选择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立即报警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