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高利转贷无效,应如何处理 |
分类 | 债权债务-个人债务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高利转贷行为无效的相关探讨,我们发现当合同因高利转贷而被判定无效后,当事人因此获得的财产应归还给对方,如果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存在过错,那么相应过错方应对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进行合理赔偿;
如果各方均有过错,则应当各自负责自己的过错部分。 在涉及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的独立借贷合同因高利转贷而被判定无效时,借款人需归还从出借人那里获得的资金,如果借款协议和相关凭据与实际支付的金额不符,那么应以借款人实际获取到的资金额度为准。 同时,能够明确的是,合同中关于利率的相关条款肯定无效,如果出借人要求按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利息,法院将不会给予支持,不过,若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支付资金占用费用,法院将会对此予以支持。 倘若转贷合同被判定无效,其包含的担保合同效力也会随之丧失。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主合同无效,从合同同样失效。 在此情况下,债权人无法再依仗这份无效的担保合同向担保人主张担保责任。 在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来源于自己的自有资本。 出借人为提高收益,套用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并高利转贷给借款人的民间借贷行为,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同时也破坏了信贷市场秩序。 依据我国《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13条第1项的规定,这样的民间借贷行为将会被视为无效。 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出借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以高利转贷罪为由。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非法所得超过十万元的,或虽然非法所得不足十万元,但两年之内因为这种行为曾两次遭到行政处罚,又再次进行高利转贷的,都属于非法行为,并应予以立案调查。 根据犯罪性质,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还要罚款; 若情节更严重者,将面临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也要赔偿罚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