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通常有哪些
分类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解答
律师解析:
根据我国于2021年起正式生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第二十七条明文规范,适龄儿童在其合法监护事宜上,应具备以下几种形式的法定监护人:
首先,父母作为孩子未成年时期的直接监护者,具有首要地位。
其次,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因故死亡或丧失了对被监护人的监护能力,那么将依照下列顺序依次赋予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人士以监护权,包括但不限于:
(1)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2)同胞兄弟姐妹;
(3)其他有意愿担当监护责任的自然人或组织,当然这些个人和组织必须经过居住所在地的相应社区委员会、村委会或是民政管理局的审核批准才能最终确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第三十四条还明确说明,监护人肩负着代理被监护人为实际生活中的各类民事法律事务,保护被监护人的各项具体人身权利、财务权益以及其它合法权益等等职责使命。
同时,监护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监护义务而产生的各种权利,同样会受到严格的法律保障与维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42:04